Webbläsaren som du använder stöds inte av denna webbplats. Alla versioner av Internet Explorer stöds inte längre, av oss eller Microsoft (läs mer här: *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microsoft-365/windows/end-of-ie-support).

Var god och använd en modern webbläsare för att ta del av denna webbplats, som t.ex. nyaste versioner av Edge, Chrome, Firefox eller Safari osv.

Don't we have other ways of development?

Författare

  • Chia-Sui Hsu

Summary, in Swedish

Abstract in Chinese

從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的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花蓮的發展,長期以來,著重在修復(repair)人口外移與老化的困境,而非預防(prevent)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如果花蓮真的要強調永續發展,我覺得創新的思維應該要著重在預防,像是我們如何把人留下來?把好的產業留下來?〈花東地區發展條例〉裡提到人才東移的政策,花蓮縣綜合實施方案應該要更細部的討論這個部份,不是只有簡化成消費原住民文化的觀光產業,再者,如果觀光或是鄉村旅遊是花蓮發展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的教育準備好了嗎? 最後,在其他國家對鄉村發展大多採用低衝擊的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勇敢的說,我們不需要靠空中纜車,也可以欣賞到美景,我們不需要賽車場,也可以找到觀光的出路呢?



花蓮縣政府在九月十六日舉辦了花蓮縣綜合實施方案初稿的聽證會,是配合100年6月通過的〈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的規定,所提出的策略計劃。提案,很多又很荒唐。很多,因為幾乎涵蓋了一個地方發展需要的文化、教育、醫療、生態和交通,說荒唐,因為F1賽車場、空中纜車、山海劇場通通都出現了。這份計畫寫得很雄心勃勃,我不曉得我們那微薄的聲音能改變什麼?不過,我還是想問,難道我們沒有另一種發展的可能了嗎?就這份實施方案的初稿,我有些疑問。



報告書的前半段,就像任何一份規劃報告那樣,先把現況與課題通通回顧一遍,這樣的回顧,不陌生。但是在人口的部份,以及後來圍繞著人口的議題,實在令人有點失望。花蓮是個移民社會,這個論述還是圍繞在客家、閩南、外省及原住民,又尤其強調原住民的部份,完全沒有提到新移民與地方未來發展的關係。另外,過度強調花蓮與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又將地方觀光簡化為消費原住民文化,如山海劇場的案例。我想問,花蓮只有這條靠原住民跳舞的觀光發展嗎?為什麼對原住民朋友的生計想像只有觀光?說白一點,難道只有跳舞給付得起的觀光客嗎?在這個對文化、族群認同已趨於多元的今天,實在不應該強調原住民的文化只能由原住民來傳承,也不應該用框架框住原住民對生計的選擇。另外,如果我沒記錯,山海劇場與國際觀光劇場的概念跟導演張藝謀打造的《印象劉三姐》跟《印象西湖》有些許關聯。年前去桂林,對他們的表演,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表演,而是他們說,這些參與的人都是地方上的農民,白天種田,晚上才來賺外快的。如果是這樣,我想問,我們的發展提供除了觀光以外,還具備哪些選擇呢?如果觀光客來的沒預期的多,當地人民靠什麼生活呢?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martya Sen在《做為自由的發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 一書說,發展是擴展人的選擇,讓每個人都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是只在追求經濟成長與所得增加而已。日前,花蓮縣政府補助在孩子身上的營養午餐和免學費,可以算是這類的代表。



再來,在行動計劃的第一到第六點,全都標榜建設國際級水準的觀光設施的大開發,從國際觀光劇場、鯉魚潭的空中纜車、國際賽車場、赤科山與六十石山的空中纜車到林田山的整體發展,我只想簡單提出一個問題,請問哪一項計畫符合永續?還有誰的永續?永續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想法就是世代公平,雖然那些尚未出生的無法為自己發言,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權利選擇他們的環境。現在,提出的一系列觀光計畫,每一個都超乎想像,每一個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就足以讓專家與地方民間評估很久,現在,一次提出這麼多充滿變數的計畫,如果我們的選擇是錯誤的,我們要怎麼對下一代交代呢?再來,特別在賽車場的部份,能不能請縣政府提出一個正當的理由,為什麼我們花蓮的發展需要用賽車場呢?樣的觀光是要服務誰呢?這份實施方案裡提到,賽車場可以疏導非法馬路飆車,這樣的邏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另外,在赤科山與六十石山纜車的部份,如果我沒看錯,預估可帶來200萬人次旅客,花蓮目前的人口約30萬,這麼多的觀光人潮,既有的交通與環境有辦法承載嗎?在同一個計畫,也提到交通建設投資可以反映在接下來的地價升值,家戶每年多可近43萬元的收入,請問,這會不會只是炒地皮的另類包裝呢?



再來,在形塑十三鄉鎮特色文化創意地標的計畫中,我看到那個蔓延在台灣各鄉鎮,蓋地標的荒謬,一個鄉鎮的特殊歷史怎麼會靠地標的意象來表現呢?甚至做為觀光的招牌呢?意象應該是人們生活的歷史軌跡所營造出來的,可能是巷子口的麵店,也可能是土地公廟前面的廣場,怎麼會是地標呢?如果我們繼續蓋地標,蓋人物塑像,這只是走回頭路罷了!



最後,從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的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花蓮的發展,長期以來,著重在修復(repair)人口外移與老化的困境,而非預防(prevent)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如果花蓮真的要強調永續發展,我覺得創新的思維應該要著重在預防,像是我們如何把人留下來?把好的產業留下來?〈花東地區發展條例〉裡提到人才東移的政策,花蓮縣綜合實施方案應該要更細部的討論這個部份,不是只有簡化成消費原住民文化的觀光產業,再者,如果觀光或是鄉村旅遊是花蓮發展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的教育準備好了嗎? 最後,在其他國家對鄉村發展大多採用低衝擊的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勇敢的說,我們不需要靠空中纜車,也可以欣賞到美景,我們不需要賽車場,也可以找到觀光的出路呢?

Publiceringsår

2012-09-26

Språk

Kinesiska

Publikation/Tidskrift/Serie

Eastcoast Review

Dokumenttyp

Tidningsartikel

Ämne

  • Human Geography

Status

Published